2)第296章 高士廉之计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由你决断便好,老夫只管加盖大印”。

  高士廉甚是感动,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若没有丘和,兴许他高士廉此时还窝在朱鸢县的山旮旯里调和汉夷矛盾呢。

  “丘公放心,高俭必不辱命”,高士廉深深拜倒。

  丘和捻须大笑,别看他年过七十,但这脑子并不昏聩。

  如他所言:他只管加盖大印,没有丘和的应允,高士廉休想调动一兵一卒,兵权始终牢牢把控在丘和手中。

  至于行军作战,具体的便是由高士廉部署,若胜,丘和作为主帅,功劳最大;若败,实际指挥者是高士廉,罪责最大。

  当然,更重要的一点,高士廉可是渤海高氏出身,出得岭南后,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便传来,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先后剿灭薛举、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等诸侯,虎牢关一战,三千破十万,一战擒两王,威震天下。

  而高士廉亲自抚养的外甥女便是秦王妃,那执掌中书高官达四年之久的高相公竟是高士廉的族叔,近在荆楚的大唐荆湘道行军长史高冲乃是高士廉的族弟,正在围攻江陵。

  丘和何其精明,当年宇文述权倾朝野时,倾心依附于宇文述,得以出任代州刺史,等杨广北巡代州时,丘和费尽心思进献美酒佳肴、奇珍异宝,恰逢杨广废州改郡,便将丘和从北境边地的代州改任到博陵担任郡守,等杨广巡幸至博陵时,丘和再次尽心奉迎,得以入朝担任左御卫将军。

  由此可见丘和并非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相反他的心思很是活泛,在得知高士廉在大唐惊人的人脉后,丘和虽不至于放下身段去巴结,但也绝对不可能去无故开罪。

  比如现在,高士廉雄心勃勃想要建立功勋,丘和完全没有理由去阻碍,毕竟二人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何况高士廉的策略无疑是上上之策,丘和完全无法反驳。

  征得丘和的授权后,高士廉迅速开始部署。

  其一,回信高冲,只叙同宗之谊,而后直接言明黔州田世康进攻交州兵一事,相信高冲自会决断,但对于归附大唐,高士廉只字未提,主要是以防此信落到萧铣手中,尽管高冲兵临江陵城下,但萧铣仍旧掌控荆湘大部队州县。

  其二,高士廉派遣出大量斥候,化整为零,分散在岳州、荆州等地打探消息。交州斥候可以说是斥候中的精锐,交州之地多山多水,斥候上山下河,无所不能,身手甚是敏捷,其机动性更甚于中原的斥候。

  其三,高士廉命人在岳州、潭州、澧州、朗州、荆州等地到处散步江陵城破的消息,以迷惑萧梁各州县的人心。

  在斥候回报后,准备就绪的高士廉亲率大军直奔荆州和岳州交界的上津湖畔,上津湖蜿蜒曲折,其中多有分叉,如若一支军队藏在其中,即便是本地渔民作为向导亦是很难寻到。

  “此地甚好”,湖边一座矮山之上,丘和点头赞道:“这错综复杂的水路,最是适宜伏击,只是士廉,即便那许玄彻尚未出岳州,你如何确定他一定会从此地经过”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