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1章 李渊的想法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二心,但其贬谪在外地,难以掀起风浪。

  高冲之所以迅速想通这三点,便是想起来在原本轨迹上,太宗皇帝病危时贬谪李绩的故事,如出一辙。

  看来这是帝王家惯用的手段,这种驭人手段便是帝王之术。

  见高冲迅速领悟,高君雅很是满意,正欲离去,忽然顿住脚步,若有所思的说道:“我近来对州县官吏考课时发现一人,行事颇为怪诞,嗯……倒是有几分你的作风”。

  高冲闻言一惊,“阿耶这话可不兴乱说,孩儿守身如玉,可没有在外留下私生子”。

  高君雅脸色一黑,“那人年纪于你相仿”。

  高冲闻言瞪大眼睛,指着高君雅,“那…难道是阿耶你……”。

  “滚”,高君雅彻底绷不住,看看左右,幸亏无人。

  “那人乃是博州助教,只是为人放荡不羁,每日醉酒,不治物事,于州学毫不上心,博州刺史达奚恕多次斥责并上禀吏部,此人一气之下便挂印出走了”,高君雅缓缓说道。

  “原来是个酒鬼”,高冲嗤之以鼻,毫不在意的说道:“不过一个八品的州学助教,阿耶怎么会关注到他?”

  高君雅有些不满他这种态度,“河北山东历经数次战乱,文教不兴,加之窦刘二賊影响深远,圣人便格外注重此地文教,我现在跟你说的是这个马周,接到博州刺史达奚恕的弹劾后,我……”。

  “等等,阿耶你说这个助教叫什么?”高冲忽然抓住重点,瞪眼问道。

  “马周,字宾王”,高君雅有些迟疑的说道。

  “原来是他”,高冲点点头嘀咕道。

  “你知道此人?”高君雅皱眉问道。

  “只是以前在洛阳,还是在那个地方听过这个名字”,高冲随口说道:“阿耶,你继续说”。

  现在的高冲身份地位不一样,自然不可能听见一个未来的名臣便眼巴巴的上前结交。

  “本以为此人是尸位素餐,但我寻来他往日的文章以及公文,发觉此人条理清晰,言之有物,并非庸才,我打算给他一个机会,你可有想法?”高君雅直接说道。

  高君雅官拜吏部尚书,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类似于组织部长和人事部长,选贤举能这是他的职责。

  只是现在他有预感将会外放,这个人才或许可以留给这个不着调的儿子。

  高冲闻言直点头,“那必须有想法啊,他现在尚是白身,阿耶不如先将他调来我大理寺,我后面来安排”。

  马周,那可是伟大导员盛赞的人物,导员对《马周传》批注:“注:“傅说、吕望何足道哉,马周才德,迥乎远矣”。

  傅说是由奴隶而成为商朝宰辅,吕望即协助周武王灭纣的那位姜子牙(因受封于吕,从其封而姓)。

  由此可见马周在导员心目中的地位。

  马周从不粉饰太平,他一向直言陈事,有时洒脱不羁,率性而为,有时偏偏如同圣人附体,伟大光正。

  曾直言“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皆过靡丽”,提倡削藩降爵。

  曾痛陈百姓的徭役太重,认为“兄去弟还,往来远者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

  其后果就是无论是李世民如何励精图治,群臣如何贤能,依然是“百姓未安”,“自五六年来,百姓咸有怨言”。

  “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而大要节俭于身,恩加于人,故其下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卜祚遐长,而祸乱不作也”。

  这是马周总结提出的治国原则,深受导员赞赏,其原因便在于出身卑贱的马周深谙社会病症,且能准确地提供矫正之道。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