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5章 册立太子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都杀了,家产充公,以儆效尤”。

  话音落下,高冲便是皱眉说道:“不可”。

  见众人看过来,高冲直言道:“罪过皆在二元凶,其他人不过各为其主罢了,若是牵连诛杀,必定造成动荡,于殿下声名亦有损”。

  长孙无忌力挺便宜舅舅,附和道:“二凶的党羽之中不乏良臣名将,殿下以宽仁待之,赦免他们的罪过,他们一定感恩戴德”。

  李世民听后深以为然,直叹道:“他们忠于自己侍奉的主公,这是忠臣义士,不可滥杀,辅机,回头拟下令旨,赦免废太子党人的罪过,包括逃亡的薛万彻、宇文宝等人”。

  高冲闻言继续说道:“魏征、王珪等人皆乃大才,若是殿下既往不咎,将他们召回朝中,必可收服废太子党人之心”。

  李世民胸怀大度,闻言再次应允,只是高冲提出的这一点便是惹得有些人不快,毕竟朝中的官职就那么些,若是召回废太子党人,那岂不是有可能完成自己这些从龙之臣捞不到好位子。

  李世民见有些人面色不愉,便是笑着安抚道:“明日朝参,孤将论功行赏”。

  众人闻言顿时欣喜拜谢。

  翌日,第一次在东宫嘉德殿举行朝参,上首坐着皇太子李世民,颁布赦免和召回两条令旨后,李世民便示意内侍张阿难宣布圣旨。

  这是圣旨,而非令旨,这便是李世民连夜跟李渊求来的旨意。

  任命幽州都督府长史宇文士及兼任太子詹事,统辖东宫三寺、十率府的政令,位列正三品,是为东宫属官之首首,总判东宫府事。

  大理寺少卿高冲兼任太子少詹事,为詹事之贰,即副手。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为左庶子,并州都督府长史高士廉和房玄龄为右庶子,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冼马,薛收为詹事主簿,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侯大将军……其余人等,各自加官。

  至此,原秦王府众臣全部转入东宫,本来依高冲的资历和功劳,位列东宫属官之首的话也无可厚非,只是宇文士及原本便是天策府司马,原本便是天策府属官之首,先前更是官拜侍中,让他屈居高冲之下着实有些委屈。

  对此,高冲自然不会去计较,宇文士及毕竟是跟他爹一辈的人,现在李世民尚未登基便急着争功,影响实在恶劣。

  长安城大刀阔斧的进行一些变革,长林门这场军事政变最终悄无声息的收尾,李渊顾全大局,外放四长史后,迅速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使得易储这件大事显得波澜不惊。

  终南山里,尉迟恭率领万余府兵搜捕,历经月余,终于发现李元吉的踪迹,堂堂大唐齐王,竟是率领数百亲信在山中落草为寇,真是徒增笑柄。

  尉迟恭一边拿出关于赦免和召回的两条令旨,一边下令攻山,山上的人东躲西藏,在山中缺衣少食,见李世民已经赦免他们的罪过,纷纷连夜下山请降,其中便包括齐王府护军薛实。

  “大王,臣去了”,薛万彻叉手行礼道:“落草为寇辱没先人,即便下山就擒,也好过在此仓惶度日”。

  李元吉大恨,破口大骂薛万彻背信弃义,薛万彻自去甲胄,背负荆棘,下山就擒,此时李元吉身边仅剩数十护卫,以及惶恐不安的宇文宝。

  有点卡文了,众所周知,大老爷们儿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诸位靓仔见谅!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