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5章 白州刺史庞孝泰_大唐第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实在是憋屈。

  若非顾忌着在姜州任职的长子,还有南尹州的安稳,他可不愿意辅佐这样一个庸人。

  但实际上说起来,正是因为李光略的怯懦无能,卢德用这位长史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当南尹州的兵马姗姗来迟的时候,可怜的姜州,封山县和高城县相继沦陷,姜州刺史战死,仅剩东罗县尚在坚守,也正是东罗城的县令卢南将求援信给送到南尹州。

  姜州,治所封山城。

  原来的刺史府现在已经改成大将军,宁道明自越州起兵后,耗时两个月,攻占姜州的两个县,便是自称大将军,长驻封山城,一边派兵围攻东罗城,一边使劲挑唆冯暄出兵高州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顾忌一母同胞的兄弟情谊,冯暄并没有进攻高州,只是常驻封山,每日逢迎宁道明,美其名曰合兵一处。

  如此一来,小小的封山城有一位自称大将军的宁道明,也有一位俚人首领冯暄,这一个新生的城池很快就被这两人折腾得千疮百孔。

  对此宁道明也不以为意,只是每日在所谓的大将军府里饮宴。

  反正现在的岭南大体上便是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越州刺史宁道明起兵反叛,攻陷姜州的封山、高城二县,自称大将军,持续围攻东罗县。

  钦州的宁长真年事已高,躺在病榻上,城头只见“宁”字大旗,进行所谓的“固境自守”。

  另一边高州的谈殿一直进攻高凉城,持续和冯盎二人拉扯,当冯盎的援兵到来后,谈殿便率领本部僚人退入山林,等其援兵撤后,谈殿再次出山劫掠,只是如此循环拉扯。

  只能说岭南的现状向来如此,俚僚豪酋之间相互攻伐劫掠,你来我往,千百年年来便是如此,只是谈殿等人或许忘记,现在情况不同于往日。

  往日只是不同氏族之间攻伐,但是现在情况有些不一样。

  且不提大唐朝廷一统中原的威势,只说岭南各族,高州冯氏有冯盎心向朝廷,钦州宁氏也有宁纯心存忠义。

  另外桂州李袭誉忠心耿耿、南尹州李光略不敢反叛,所以现在的岭南虽然乱,但也没有彻底大乱,局面基本上还算平稳。

  当宁道明在姜州封山接着奏乐接着舞的时候,东罗城宁静得让人害怕。

  东罗城依山面水而建,背靠一座大山,面前是一条大河。

  东罗城本就是一座小城,城池低矮,驻有一个下府,约摸八百府兵。

  按道理来说,这样一座兵少墙矮的小城,只需要数千人一轮强攻便可攻破,但事实是东罗城坚守两个月,始终没有沦陷,城头依旧飘扬唐字大旗。

  河对岸驻扎着一座军营,营门大旗上书偌大的一个“庞”字。

  正是中午,但是营中一片寂静,并没有多少人走动,仿佛这是一座空营。

  对面的东罗城,城外并没有激战的痕迹,城中百姓虽是行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