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戏剧(二)_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官字两张口,包拯没在这方面纠结,反而问起了另外的一件事。

  “那药局不给进行供药可否属实?借机敛财可是真事?”

  这个问题,王涛倒是沉默了一下,方才开口。

  “药局的药材供应不足,很多都被制成药丸售卖,此事事出有因。”

  “而药丸,下官这里与寻常药铺所售的药丸相比,价格无二,包大人您尽可出去调查,看下官所说是否属实。”

  “哦,那本府问你,惠民药局惠民二字所说何意?药局的药丸为何要与路边铺面所卖价格相同?”

  “惠民二字尔等体现在了何处?”

  “药材本府这里也给过你们药局供应,每次都是足额,你可别告诉本府那些都制成药丸进行售卖了,那么卖出所得的钱财又在哪里?本府为何未见分毫?”

  一问三连,将王涛问得哑口无言,良久方才回了一句。

  “钱财问题就不劳包大人费心,其自有去处,我劝大人还是不用知道的那么清楚为好。”

  包拯冷哼一声。

  “既然你不愿意说,本府不为难你,去将历年的账单找出来,本府要亲自查看。”

  听到这话,王涛也不装了,摊牌了,一副看戏的模样,一点不怕查出来什么。

  “包大人确要如此?”

  “有何不可,来人,给本府将药局的账单取来,本府倒要看看有何猫腻。”

  走了个过场,药局的账单便呈现在包拯的面前,装模作样的翻阅了两遍。

  台下的贵妇也看的津津有味,惩恶扬善在这群草根出身的贵妇面前还是有点市场的,等着吃瓜。

  一个账本展现出来的结果触目惊心,由此将惠民药局涉及到的多方利益集团浮现眼底。

  而这些随着包拯翻动账本,用旁白的方式让台下的贵妇人明白了其中的猫腻。

  记账不给钱是简单的操作,听到某年某月某一位官员在药局拿了药材,至今未结账,贵妇们有了一丝骚动。

  而这郑雄特地一条条多给了特写,多出了一大段的旁白。

  剩下的就是药局将大量的中成药以较低的价格卖给各方利益团体,而自己赚取着微薄的收益。

  这就是惠民药局在和剂局诞生之后,明明盈利很可观,但是后面又不怎么赚钱的情况。

  跟后世还有点相似,殊途同归。

  由此编出的利益网络也让包拯都有些棘手,其中最大的官是庞太师,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当然,庞太师身居高位,以药局的这点利益输送是搬不倒的,电视剧还是谋反罪给整死。

  所以郑雄给其的设定是大腿的存在。

  其中的经手人是庞太师的儿子。

  正是因为利益输送严重,惠民药局也成为了惠官局,和吏局,让这些人从中牟利。

  以此衍生出大量的受害人,因为买不起药吃不起药而为此丧命。

  这种群体性的事件,单个的还没啥用,引不起重视,还需要大量的受害人来进行诉讼,才能显示其中的危害。

  包拯也开始征集受害者。

  随着唢呐版的包青天的乐曲响起。

  一个个类似于旁白的声音传出,随后一名名手持诉状的平民出现在台上。

  有着足够多的证据佐证,包青天小课堂正式开庭。

  这个时候就不是大猫小猫三两只了。

  很多参与倒卖的官员也被传召在了台上。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