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章 韩七_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物以稀为贵,多开那么几家,绝对没有这利润。所以就没多提条件,放过了郑雄。

  中午混了一顿饭,郑雄回到了玻璃厂。

  玻璃厂的外面正有一群士兵巡逻,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看上去就不好惹。

  天下初定,战争还时有发生,这时候的军人那都是见过血的,自有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远远的看到穿着官服的郑雄往玻璃厂的方向走来,直到近前。站出来一个领头的军官,问道。

  “伱是何人,来这玻璃厂有什么事。”

  “本官惠民药局提领郑雄,这玻璃厂是我惠民药局的下属机构,我过来看看。”

  听到是郑雄当面,四周的军人都肃然起敬,酒精消毒对军队来说已经成了常备物品,这段时间以来,不知道多少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外伤感染的军人为此保住了命,所以郑雄的大名在一众军人的心里还是有点地位的。

  听到对面的是郑雄,为首的军官神态中有些恭敬。

  “原来是郑大人,不知可有凭信。”

  这个倒是有点难办,自己的地盘一直是刷脸的,没谁会找自己要凭信,如今要凭信哪里有。

  “凭信没带,要不你去里面叫几个人出来,都是认识我的。”

  “那请大人稍等。”

  回了一句,就有人去了里面。

  “对了,还不知道将军名讳,陛下叫本官负责你们的钱粮,你们来了多少人,本官每月大概要付多少钱粮。”

  “郑大人,将军一词在下可担不起,本官韩七,得蒙陛下隆恩,让我做了一名副千户,如今领了五个百户过来镇守,钱粮大概每人每月一石的粮食。”

  朱元璋在占有江南地区后开始整编军队,规定每10个士兵组成1个“小旗”,5个小旗组成1个“总旗”,两个总旗组成1个百户,10个百户组成千户,5个千户设1指挥。

  建立明朝后根据刘基的“军卫法”建议,各省设都指挥使统辖驻军,以下分设卫、所。每卫编制5600人,设置指挥;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所1112人,设千户;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每所112人,设百户;百户下辖2总旗;总旗下辖5小旗。

  五百人的队伍,老朱也就随口按照宋朝的说法,以营代替了。

  明初的军饷包括供给军士全家人的“月粮”和单独在军事行动时发放给军士本人的“行粮”,骑兵(马军)的月粮定额是二石,普通军士的月粮定额是一石,有家室的发放盐二斤,无家室的发盐一斤,军马每日给豆三升,草料十五斤。被判戍边的罪犯(恩军)视家人数量供给月粮,四口以上每月一石,三口以下每月六斗,没有家室的每月四斗。行粮是没有定额的,视作战、操备、修边、防秋等军事行动的行程计算支取。这些军饷折成白银就是明朝卫所兵的饷银,一直延续到明末为止,折合大概每月四五钱白银左右。

  这个工资比郑雄发出去的工资都要少,惠民药局的平均工资都在五六百文。五百人的队伍还好,不是后面三千营的那种大营,每个月也就三百贯左右的支出,武官的工资也占了一部分,别看只是一个副千户,却也是正六品的武官了。这些以玻璃厂现阶段的利润是能支撑的起的,老朱肯定也对玻璃厂的利润有了解,没有为难郑雄。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