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2章 吏者,民之所悬命也!(34,第四更_镇抚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2章吏者,民之所悬命也!(34,第四更晚上更了)

  会稽山下。

  张良跟何瑊已到达有半月之久。

  当他们刚踏入会稽郡时,便已然听闻秦廷对啸聚于此的六国贵族进行了清剿,原本还想跟当地贵族联系的两人,在惊闻这个消息之后,瞬间就没了想法。

  甚至。

  这半月一直有意在隐藏身份。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秦廷清剿六国余孽用的是‘东南有天子气’这个借口。

  而这个流言正是出自他们之手,也是他们借助江东势力散播开的,若是为江东贵族知晓,他们已到了会稽,只怕少不了受一番针对,甚至还可能遭受一阵打骂。

  动辄更有生命危险。

  两人自不敢拿自己性命去赌。

  而两人之所以来会稽山,便是因为始皇会来此祭祀大禹。

  除此之外。

  会稽山也是南方山脉中,最具神圣性的名山。

  会稽山古名防山,又名茅山、栋山。

  栋者,镇也!

  意此山乃扬州职镇也。

  会稽山其山形四方,山多金玉,下多玦石。

  据《越绝书》云,黄帝曾在这座山中留下了金简玉字的谶书,不过这谶书至今未为人发现,因而自无人知晓书中预言了什么。

  不过这终究只是传闻。

  就当世而言,会稽山的神圣性,主要还是源于大禹的遗迹。

  而会稽山名字的由来,同样跟大禹有关,传闻大禹治水成功之后,大会诸侯于此山,计功封国,由此此山便更名为了会稽山。

  会稽者,会计也。

  其次。

  大禹即位的第十年东巡,崩逝于会稽山,也葬在了会稽山。

  就附近民众的描述,会稽山也是颇局神秘。

  山上有禹冢.有鸟来为之耘,春拨草根,秋啄其秽,是以周边郡县以为奇,县官禁民不得妄害此鸟,犯则刑无赦。

  山东有湮井,去庙七里,深不见底,谓之禹井。

  后来。

  夏帝少康封少子杼到会稽山,专一守护祖先大禹之陵庙。

  只不过距离夏朝覆灭已太久远了,大禹之陵庙后续便无人再祭祀,而商周开始,天下更推崇尧舜,大禹渐渐为人忽视,因而也不再为人注重,然而这一次,始皇提前公布的路线上,便明明白白的标有了会稽山。

  也直接宣告天下将祭祀大禹。

  对于嬴政祭祀大禹,天下有很多猜想。

  但大多数人都认为,嬴政对大禹的尊奉是发自内心的,因为两者之功业,都超迈前代,都有着奠定华夏文明之雄心,不过张良心中也清楚,尊奉之余,始皇登临会稽山祭祀大禹,更多的其实是宣教。

  因为大禹治水,便是修人事以胜天。

  这跟大秦的理念相合。

  而今始皇还未来到会稽,但会稽山下早已挤满了人流,附近的郡县早就派出大量人手围山,不许任何人上山,甚至还有专人清理山道,一切都安排妥当,只等始皇前来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