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92章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_镇抚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疑片刻,缓缓点头道:“有几名医术精湛的弟子入了太医院。”

  嵇恒又道:“太医院的太医是如何挑选的?”

  扶苏沉声道:“大秦有很严格的户籍制度,医者几乎都是出自医者家庭,当然也并不绝对,若有医者愿意将一生所学传授他人,并引荐此人为医,同样可入户籍百业中的‘医’。”

  “所以大秦的太医,多是医者世家。”

  “或是医家门徒。”

  扶苏点头。

  嵇恒轻笑道:“百家诞生以来,医家便是小众,基本在一个家门中荡漾。”

  “唯有后继无人,或者是为一些权贵压迫,不得不将一身所学传授他人,如此,还会私下藏匿自家独门药方,而医家中少有的大家,基本都是自幼耳濡目染,加上有一定天赋,最终才推陈出新,成为医家大家的。”

  “然这般出彩的人注定寥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后续的‘扁鹊’跟‘鲁班’,不仅不能达到前人的高度,甚至只能望而兴叹,医家也好,工匠世家也好,在这个等级森严的制度下,已缺乏了创新的意识。”

  “他们这些‘后人’,只能拾前人牙慧。”

  “就这还是学艺不精。”

  “一代不如一代。”

  “我若是没有记错,你先祖昭襄王曾自学医术。”

  扶苏点头道:“确有此事。”

  随即。

  扶苏面色一滞。

  他已隐隐明白嵇恒在说什么了。

  昭襄先王身边没太医吗?

  自然是有的。

  但为何昭襄先王宁愿自学医术也不愿用?真是因为自己在医术上很有天赋?但这恐也未必,毕竟昭襄先王乃一国之君,日理万机之下,哪有那么多时间跟精力学医术。

  然

  昭襄先王却是活了七十多岁。

  固然以先祖的身份地位,能够见到很多的医家书籍,但从对医术一无所知,到最后为自己医治,并最终得以长寿,这恐非是自学就能解释的了。

  毕竟

  先祖看到的医家书籍,这些太医同样能看。

  那为何独先祖得以长寿?

  扶苏懵了。

  他一下反应过来。

  世上只有一个扁鹊,也只有一个鲁班。

  即便将扁鹊的所有书籍都给其后人学习,恐也无人能达到扁鹊的高度。

  一代代传下去。

  只会一代不如一代。

  除非这些百业世家中出现一个天才。

  不然泯然众人才是常态。

  但这种几率太低了,而根本原因,便在于这是世袭。

  庸人才是最多的。

  昭襄先祖或许在医术上是有些天赋,但能这么轻易的超过那些太医,恐正是因那些太医都太过庸碌了,只要稍有天赋便能超过,这也解释了,为何昭襄先祖对太医跟方士嗤之以鼻。

  非是不敬。

  而是这些人的能力不配!

  相较让庸医医治,昭襄先祖宁愿自己去医。

  见状。

  嵇恒微微额首。

  从扶苏的面色上,他基本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