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2章 天下何人不通秦?!(求订阅)_镇抚大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内安静。

  室外有赢斯年的读书声在传荡。

  只是并不怎么真切。

  扶苏眉头紧锁,双眼直直的盯着嵇恒,脸上露出一抹苦涩跟无奈。

  他已跟不上嵇先生的想法了。

  而且嵇先生说的实在有些玄乎,也实在超出了他的理解。

  这是跟天下以往不同的道路。

  或许

  这才是嵇先生想走的路。

  也是嵇先生真正想追求的天下大治。

  只是这个大治,对于他而言,实在太过虚妄了。

  也太过飘渺了,太不真实了。

  从他仅有的一点理解来看,嵇恒的心思,是让大秦彻底改变方向,从过去一直践行的重农渐渐转向商业跟手工业,继而借助商业跟手工业的蓬勃发展,推动天下变革,而且是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去推进,最终达成一个常人难以逾越的门槛。

  这个门槛是无形的。

  它就摆在那里,若能踏过去,便能一步登天,若是不能,就只能远远的望着,甚至都生不出任何的不满,因为这座门槛不是朝廷设置的,而是天下经过长久发展,自然形成的一道阶层门槛,它是无形的,却又是有形的。

  就这么横亘在那。

  随着这道高知识门槛的出现,天下阶层自然而然就做了划分。

  大部分人都只能如佣耕一般,替上层做事,没有办法让自己成为上层,因为他们的能力智慧达不到,随着时间流逝,底层的人会越来越无力,也会慢慢接受现状,最终意志消沉,再也生不出造反的心思。

  这一切都很美好。

  只是实在太过飘忽深邃了。

  而且这一切都要立足在学室,或者说是那所‘太学’上。

  他作为大秦储君,几年理政下来,也是深知天下士人的难缠。

  如今天下士人的规模尚不算大,已让他颇为焦头烂额,若是再多出一倍,十倍、甚至是百倍,那么大规模的士人,能制造出的事端,可实在太吓人了,仅仅是想一想,扶苏都有些汗流浃背,如坐针毡了。

  这恐不是什么治国良策。

  而是乱国之策。

  对于嵇恒的建议,他实在不敢苟同。

  他不敢去做这么冲动冒进的事,尤其是他对此毫无半点准备,一旦出了事,根本就是不可预想的,他不会拿大秦的命运去赌。

  不过嵇恒有一点说的很对。

  大秦或许是需要建立一所‘太学’,一所学无止境的‘太学’,用以为大秦的天下治理,编造一套‘理’,让大秦的制度不再那么空洞,也变得言之有物,并能借此去完善大秦的现有制度。

  通过这所太学,大秦的制度能不断革新,不断改进。

  让大秦始终能够不断的去做修正,不至于陷入到进退维谷的局面。

  这才是太学的真正意义。

  也是这所高等学室,对大秦真正的用处。

  良久。

  扶苏沉声道:“先生的建议,扶苏知晓了。”

  “只是滋事重大,扶苏恐做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