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铁匠铺_古代基建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掀开门帘,去后面了。

  在等待的空隙,周宛芸趁机观察了一下这间铺子。

  不过,这间铺子的面积非常小,屋里的东西一目了然。除了用来售卖的铁器外,就只有一本《百家姓》,一卷竹简,以及一支笔和墨。

  竹简已经很薄了,看起来应该是被削掉了很多。而且,竹简上的那几行字也是错误百出,看起来就像是刚学写字的人写的。

  很快,店老板就拿着一个铁质锄头出来了,递给周宛芸说:“小姐,你看看,这个怎么样?”

  周宛芸以前也没种过地,对种地一窍不通,自然也不知道这个锄头的好坏,只能接过来,假装看一看,然后问:“老板,这个多少钱?”

  店老板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一只手,竖起一根手指。

  “一百钱?”周宛芸猜测道。

  “不,是一千钱。”

  “这也太贵了。”

  就算周宛芸平时不种地,也不关心粮食和农具,但也知道这个价格已经贵得离谱了。她放下锄头,拉着周锦之就准备离开。

  她家从来都不是有钱的人家,一千钱对现在的她来说,更不是小钱。她舍不得花这么多钱来买一把锄头。反正官府已经准备了农具,虽然不那么好,但也可以使用。

  “诶,等一下,等一下。”店老板连忙拉住了她,说,“对价格不满意的话,可以再商量商量,小姐你愿意出什么钱?”

  “一百钱?”周宛芸小心翼翼地给了一个价格。

  “不行,不行,这个价格太低了,我会亏本的。”店老板连忙摆手说道。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周锦之突然开口,说:“老板,你在学写字吗?”

  老板被这句突如其来的问话搞得愣了一下,转过身来看着周锦之,有些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

  这句话就是承认了,他确实是在学写字。

  “你是要写信回去吧?”周锦之又问,没等老板回答,就接着说,“这样吧,我帮你写家书,农具一百钱卖给我们,好不好?”

  老板的视线在周锦之和周宛芸之间转来转去。过了一会儿,才一副壮士断腕的模样,说:“可以。”

  听到这句话,周宛芸松了口气,有些好奇地问:“老板,你也是中原人吗?”

  “对,我老家是邗州那边的。”老板说,把桌上的其他杂物都拿开。

  周锦之没有说话,开始研墨准备写家书。周宛芸在旁边站着无聊,于是便开始和老板攀谈起来。

  “你来这里几年了?”

  “这时间可就长了,至少有七八年了。”老板突然话锋一转,问周宛芸,“你们是前两天刚到这里的吧?”

  “对。”

  “你们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为什么也会被流放到这里?”

  “什么意思?难道流放到哪个地方,还有什么讲究吗?”

  “当然,这个地方条件这么艰苦,一般流放到这里的,都是我们这样的平头老百姓;那些有钱的,会被流放到北方;像你这样的,家里有人当官的,一般都会被流放到西南。”

  周宛芸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十分惊讶。她突然想起来一同被流放的那些人,确实都是普通的老百姓,没有一个是有钱人。

  “你们为什么会被流放到这里?”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