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八集官字两张口_红楼之磨石为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悯黎民若父.......

  贾政傻了,从来都是皇上当百姓的君父,怎么给反过来了呢?

  可一琢磨衣食父母的意思,还真有点道理。

  接着往下看。

  定纲常,论五德。何为五德?分为天之五德,国之五德,君之五德,臣之五德,人之五德,物之五德。

  天之五德,木金水火土。具此五德万物生长而能有生灵....

  故臣以为,为人臣者当具臣之五德,如不具,不可为臣。此五德乃政治品德,为政官德,为人道德,社会公德,持家美德,缺一而不可......

  贾政腿都开始激动地哆嗦了,这是李修写的?我是不是该提前喊他一声李子?

  林如海拿回来这篇涂涂改改的文章,往桌子上一拍:“如何?”

  “如海,我先告辞了。”

  “存周兄意欲何为?”

  “金陵李家,我还有一个女儿,明年就及笄了。我现在就走,来人啊,收拾行李。”

  别看贾政傻,可他知道抱谁的大腿,要不然也不会把大女儿早早地送进了宫。

  李修这篇文章文藻很烂,可态度很明确,简言之就是天下现在是皇上他们家的,不是别人家的,所以你们愿意干就干,不愿意干就滚蛋,别挡着我们踏上星辰大海的征途。

  林如海怎么可能让他走,一句话就把贾政给留下来了:“你家的是庶女吧?”

  贾政......

  安定书院,李修穿着一个鹌鹑补子官衣,扣响了书院大门。

  有门房开门,李修递给他一份文书:“给你们院长。”

  请他进去等,他还不进,就在大门口站着等。

  不多时,书院院长和几个教习急匆匆的赶来与李修相见。

  院长叫余鱻(xian)生,林如海初到扬州时收的徒弟,本是靠着贩卖水产为生,只因酷爱读书,才被如海看中列入门墙,人称三余先生。

  李修背后叫他三文鱼。

  “三余见过李通译。不知市舶司何故要强收书院呢?”

  戴权挺够意思,先给了李修一个九品的通译干着,有了官身,去哪说话也方便。

  李修笑起来很好看的样子:“各位先生,叨扰了。不是要收书院,书院上至先生教习,下至诸位学子,都是忠君之人,市舶司怎敢轻易无故冒犯之。收的是这房子。”

  一教习不解:“这不是一个意思吗?”

  “当然不是了,房子是国土,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块地是朝廷的了。”

  “胡闹!朝廷怎可强征他人土地!阉宦乱政!”

  教习们顿时鼓噪起来。

  李修往后退了一步,拱拱手,只看着三余先生。

  余三鱻黯然不语,李修又退了一步,再退就站在大路中间了。

  沿路的百姓围拢过来,纷纷打听着什么事,有教习大声疾呼市舶司的丑恶行径,发誓要去府台告他一桩。

  围观群众纷纷指责李修,都说阉宦不是好人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