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篇 十三、德国在大战的联盟政策_我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维持他的民族,能够达到这目的,便是正当的途径,如果不去照这途径走那显然是一种罪过,对于外交疏忽的责任,这是逃避不掉的。

  德国的革命起来了,英国在政略上不再怕德国行将有可配世界的威权了。

  可是如果德国在欧洲的地图,完全消灭了,这对于英国也是没有利益的。

  反之,在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可怕的政变,使英国外交对象,又改变了一个方向。

  欧洲的新形势是德国变成衰败,法国在政治上变为最强的国家。

  所以德国丧失了在大陆上强国的资格,适恰好使英国的敌人有利而已。

  不过从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到明年的夏天,英国的外交,还是没有改变了他的态并,因噗在长期的战争中,英国的外交,利用群众心里的力量,比较从前是更国厉害了。

  此外,英国为了要防止法国的势力不致过于强大,他的唯一的可能的政策,便是去干涉法国的劫掠的野心。

  在实际情形,英国并没有达到了参战的目的,因为欧洲已产生一个强国,这个强国的势力,竟是超出大陆国家的。

  实力的比率,对于过种事实,英国竟没法来加以防止;而且实际上这强国是已经桷立了。

  现在法国的地位真是无法比拟的。

  就军事上来说,他是首屈一指的强国,在大陆方面并没有什么劲敌;而且邻近西班牙意大利等外的边境也很安全;又因德国已经陷入衰弱无能,所以也毋庸去加以防御,他的绵延的海岸,正斜对着英国命脉。

  维持欧洲各国的均势,这是英国的一种原因。

  因英国如果想握有世界的霸权,这种均势实在是必要的条件。防止德国变成一个巩固的强国,去维持着德国内部各小邦的均势而没有统一的政府,这是法国的一种宿愿他要把莱因河的左岸占领,就是要保持欧洲霸权的一种铁证。

  所以法国的外交的最大目的,和英国的政治手腕的超势是永远卫突的。

  凡是英美三国的政治家,可以说是没有一个亲德的。

  因为英国的政治家,必定以英吉利的利益为前提;美国的政治家,必定以美利坚的利益为前提,不用说得,意大利人自然也准备促进爱护意大利的政策的。

  所以,凡是相信他国的政治家的亲德论调而希望和异国去缔盟的,这种人不是愚人,便是妄人。

  为在要达到实际的目的起见,我们必须要答复下列的各个问题:从德国的中欧完全灭亡之后。试问有那一个国家不因法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已经独霸权而发生了动摇?又有那一个国家为因自己本身的生存条件和向来的传统政策而认这种的发展是他的未来的威胁的?

  我们必须要绝对的认清,法国和德国是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

  法国对外政策的关键,是想永久的占领着莱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