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6章 完美借口_三国之模拟城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活动很快就取得了重要进展。凉州军阀不仅将前些日子的不愉快一笔勾消,并表示将继续承认凤翔重建洛阳的合法性。

  更令人惊讶的是:凉州军阀还对“某些诸侯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的恶劣行径,表达了强烈谴责和严重不满,并对天下第一城在此役中“英勇顽强与恶势力斗争”的勇敢精神表示了赞赏!当然,谴责和赞赏都只是口头上的,嚷嚷几句而已,凉州军阀再怎么狂妄,也不可能就此与所谓的“恶势力”兵戎相见,但凤翔毕竟是其中的受益者,自卫反击战的合法性变得更加牢固。

  凤翔自然也不会去计较,“蛮横干涉领主间争斗”的,貌似凉州军也有份。阿牛最希望得到的安全保证,就这样轻轻松松地达成了,顺利得让某城主都感觉惊讶,如梦似幻。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句话再次得到验证。

  凉州军的高层,个个都不是善男信女,对凤翔的“友善”是有前提的——他们希望蔡伯喈重返长安入朝为官。

  “公之贤名,海内共仰,还望以社稷为重,暂息隐退之念。若能重返朝堂,为天下百姓多做一些事情,则黎民之幸,社稷之幸。。。以公之大才,当总领内政,位列三公。”

  不得不承认,凉州军阀对劝说蔡邕回归,是抱有很大期望和诚意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连“位列三公”之类的条件都肯给。

  蔡邕一听郭汜讲这话,老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半晌说不出话来。

  负责游说的郭汜见状,心头大快,暗笑道:“人都道蔡伯喈只好修史,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乃皓首穷经操守无亏的典范人物,今日一见,方知传言果不可尽信。文人,果好名也!”

  三公之位,确是很多人做梦都不敢奢求的,不仅能够名垂青史,还能让整个家族长久受益!在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大气候下,这种荣耀和机遇,简直能让最矜持最低调的文人提着宝剑往前冲。

  以袁氏为例。

  现在袁绍和袁术哥俩在关东混得风生水起,分别占据了“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和“东汉第一大郡”南阳,还引得豪杰之士纷纷往投,当地豪门士族尽皆支持,两人已隐隐有分别称雄南北的趋势。能有如此局面,绝非这哥俩都是东汉末年神州大地上的惊才绝艳之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便是袁氏的赫赫家世,“四世三公”岂是旁人能比拟的?

  回溯从前,关东诸侯群起讨伐董卓时,明明有好几位刺史参与其中,其余诸侯也没有一人身份低微,袁绍仍能以区区一渤海太守的身份成为盟主,调集粮草的肥差也由袁术负责,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凉州军高层请蔡邕回去主持朝政,并不是看重了蔡邕的治国之才,楞说一位只热衷于修史、连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欠缺的大儒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