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4章 八百里钢钳7_1640四海扬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后间隔为连横队宽度的纵队,纵队宽约30米,厚度约80米,这样,预备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快速展开成方阵抵御骑兵,也可以更快地展开机动。

  攻击部队在距敌500米距离上陆续停下,全队对敌军开始吊射。

  远距离齐射是琼州旅在实战中开发的战术,目前被推广至全军。

  陆军操典禁止逼近至敌军100米以内齐射,却支持在500米远射,事实上,采用45度角射击,燧发滑膛枪实测子弹最远落地距离为974米。

  陆军这么做的原始是滑膛枪在100米外命中率在3%以下,在100米内急剧升高,命中率快速逼近至10%。横队维持队形推进步频每分钟75步,前进至某些参谋建议的50米内,面对敌军的火绳枪齐射,将会被命中上千人。

  事实上,如果都是有纪律的军队,主动挑起近战的一方,要么是判断错误战场形势,要么是被逼无奈,因为主动逼近发起突击的一方将会面对敌军精心准备的骤然齐射,大概率被射崩。

  因此,陆军操典同样规定,会战中,在炮兵或者步枪射击动摇敌军阵型前,不得抵近射击,除非是突围之类的被迫行动。

  守序撇了撇嘴,联邦陆军尽量将战斗模板化、数学化了,虽然水平很低,可在这个世界,是地球上最先进的作战模式。

  在拥有基本标准化的武器之后,标准化的军校和标准化的参谋变得具备现实操作性。

  部队长和参谋们,军官们所要做的,首先是不出错,继而将军校给予的模版套路到眼前的战场。

  如果套不上怎么办?

  很简单,选择有利的射击阵地打一仗。

  步兵军官的要求就是依托天气/地形将这些套路排列组合好,相比较之下,骑兵军官倒还有一些主动发挥的空间。

  步枪齐射造成的硝烟弥漫在半空,战争迷雾沉重笼罩着战场。

  射速与瞄准往往呈现相反的关系,远距离吊射无须瞄准,中距离射击要求瞄准。只追求射速不要求瞄准是个绝大的误区,在战争史上,这个误区存在了100年。

  在自身几乎无伤的远距离射击中,士兵打出了最快射速。

  继续向前推进200米,全营齐射改为按列射击,即全营轮转射击,1分钟内,1个营射出近2000发子弹,随后各营进入自由射击。比起之前的曲射,这次士兵们略微放低枪口,瞄准敌军战线头部上方。

  老兵们用上了绝招,他们迅速装填子弹,然后把枪托朝地上猛锤两下,以此取代推弹杆的作用。

  这样做的代价会导致步枪故障率上升,久之射击精度大打折扣,好处是大大减少了弹药装填所需时间。

  步枪是便宜的消耗品,只要能打死敌兵,日后的损坏不在战场士兵考虑的范围内。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