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1章 请叫我安先生(三十三)_攻略极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不过幸好,这些寨子除了金银等矿,还有其他的矿藏。

  比如,煤矿!

  彼时百姓们烧的大多都是木炭,也有块煤,但还没有普及开来。

  没关系,安妮可以帮忙。

  她参考了七八十年代百姓的做法,将煤块研磨成分,配上泥沙等,制成煤饼,然后让人送去城里售卖。

  煤饼不如木炭,会有浓烟,但比木柴耐烧。

  价格虽比木柴贵一些,但体积小,更容易储藏。

  安妮设计了一整套的销售模式,那些头人命人严格遵守。

  慢慢的,煤饼就在城里打开了销路,并且开始向外地辐射开来。

  煤饼的生意虽然不如玻璃暴利,但门槛低,也不用担什么风险。

  比如玻璃,如果运输途中稍有不慎,就会把东西摔个精光。

  别说挣钱了,能保住本儿就不错!

  煤饼就轻贱多了,就算摔碎了,照样能卖钱。

  而且煤饼的受众很多,还能细水长流,会源源不断给头人们带来财富。

  弄出了煤饼,安妮又改良了织机,并引导头人们开办了纺织工坊。

  工具改良了,又有了专业的加工作坊,纺织的数量就提升了。

  过去,寨子里的织布都是自给自足,稍有剩余,也是拿去城里换钱、换盐巴。

  如今,纺织形成了规模,变成了一种产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十分可观了。

  若非寨子深处大山,交通不便,他们获得的利润将会更大。

  即便如此,头人们驱使着寨民人扛马背,还是将一箱箱的货物,如流水般运送到了县城、州府,甚至是外地。

  慢慢的,寨子的机织布竟闯出了名声,俨然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

  头人们所获得的利润,更是丰厚到让他们睡着都能笑醒。

  可惜,他们寨子太偏远了,若是交通再便利些,他们能把自己的产品(玻璃、煤饼、机织布)卖到州府,卖到全天下。

  不知不觉间,头人们对大山没了那种依赖,而是开始有了搬离的想法。

  安妮早就知道会有这种改变。

  人,都希望过好生活。

  想要让山民下山,强行下令肯定不行,但要是给他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他们必会自愿下山。

  “先生,他们有些人想去万户镇看看!”

  这一天,阿蒙偷偷找到安妮,低声说道。

  “万户镇?”

  安妮挑起一边眉毛。

  她知道这个地方。

  所谓的万户镇,就是当初被袁刺史蛊惑着下山的四五个寨子聚集而成的乡镇。

  因为都是外迁来的人口,寨民们加起来足有万户左右,所以便被人称作“万户镇”。

  袁刺史在蛊惑那几位头人的时候,虽然用了手段,但他还有城府,在没有达成目的之前,尚未跟头人们翻脸。

  这一年多来,万户镇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田是难得的肥沃良田,秋收的时候,真是满地粮食。

  袁刺史还特意减免了三年赋税,虽然普通寨民照样要把自己打下的粮食分一些上缴给头人,却不必遭受第二波的盘剥。

  所以,寨民的生活还算可以。

  而山上,随着安妮帮忙开辟的几条商路步入正轨,几个头人也开始想着要不要下山。

  但他们又怕山下的政策一天一个变,到那时,再反悔也来不及。

  有人便提议,要不前去万户镇看看,从镇上的头人口中探探风声……

  请收藏:https://m.xbqg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